2.1下半版本为崩坏星穹铁道的资源配置带来新的考验。新角色与光锥的出场,要求玩家在前进中做出更清晰的抽取取舍。理解每名角色的定位与光锥的主副属性,是提升战斗效率的关键。面对不同关卡的需求,灵活调整阵容与资源分配,能让长期投入获得更稳健的回报。
若从阵容角度看,具备稳定治疗或护盾的副坦与治疗辅助,仍然是多数队伍的基底。紧随其后的是高额输出的角色,以及能控场或破盾的干员。没有强力前排保护线时,后排的安全输出与续航显得尤为关键。
光锥方面,优先级围绕核心干员的成长曲线与队伍协同。通用性强的光锥能在多场景保持收益,特殊定位的光锥在面对特定副本时则显现价值。资源有限时,优先选择能直接提升伤害、治疗或控场效率的光锥,避免两头空。

关于新加入角色的定位,若偏治愈与增益,需评估与现有治疗体系的同步性;若偏输出,则要看能否快速对目标造成持续伤害。确认技能面板中的冷却与能量获取效率,能帮助判断在常规关卡与挑战模式中的实用性。
卡池抽取策略分为几个步骤。起步阶段对当前阵容的短板进行盘点,明确需要弥补的角色类型。接着设定预算,留存火力以备后续版本的超长周期。若两者均可选,优先锁定能直接提升核心枢纽的角色或光锥;若对特定机制具有克制能力的光锥,亦可纳入保留清单。资源分配要兼顾稳妥与尝新,避免过度偏向单一方向。
最后,玩家应以长期目标为导向,结合游玩习惯与副本倾向制定个人化的抽取方案。记录每次抽取后的感受,逐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优先级体系。通过平衡稳固与尝试,完成配置升级的过程将更具可控性与乐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