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房子里,风穿过断墙,灰尘把光线切成碎片。地板松动,木头发出像老人咳嗽的声音。屋角堆着旧报纸、潮湿的布娃娃以及被雨水侵蚀的木箱。别处喧嚣的城市像一条河流绕过这片空地,而这里,时间放慢了脚步。
我带来了一只小狗,尾巴摇得像风铃。它的脚掌还带着泥土,眼神诚实,愿意靠近任何一个手心。它会用鼻子探寻墙缝里的秘密,偶尔抖落一两枚枯叶,为屋子送来微小的清凉。它在破房子里跑动,像把焦虑赶走的钥匙。
那里曾经有一座小小的炉灶,火光照亮过童年的笑脸。现在只剩炉口,上面落着白灰和羽毛。狗跳上砖台,仿佛要把黑暗推开,嗅出湿润的木头里还藏着温暖。它愿意把自己的身体挤进我疲惫的背后,给我一个平稳的呼吸。
日子变成一道道可数的片段。雨后,墙面长出薄薄的苔,灯盏里的一点光影像被放大的星星。我把水盆放在屋门口,狗会守着,不让风把水洒进破裂的木板缝。它把对陌生人的警惕转化为对我熟悉的温柔,像一枚无声的誓言。
有一次夜里,风从缝隙里卷起尘烟,狗突然抬头,耳尖竖直。外面的雨声像鼓点,屋顶的破洞却又安静下来。我伸出手,狗把头靠在手心,舔过指尖的盐味。那一刻我明白,守护并非轰轰烈烈的行动,而是在疲惫时继续选择留在一起。
日子继续被雨水、阳光、霉味和木屑共同写成一段小史。破房子不再只是废墟,它记录着我们彼此的存在。每一次狗的蹭鼻,每一次我对它说话,都是一种修补。未来或许仍旧需要修缮,墙壁还会有裂缝,但心里的光却因为陪伴而变得清晰。
或许有一天墙上的钉子会钉得更紧,木梁变得更稳。到那时,我愿与这只狗一起走出破房子,带着学到的耐心与温柔,去迎接未知的明天。